图为“我们夜莺启示完整版本 实现医养结合。一是按照生命周期制定健康指标,不再将大龄和老龄机能衰退当疾病,大力开展维护健康机能的康复服务;二是全专融合医护资源进社区,包括一、二级医院和急救网络,支持居家养老和基本保健服务需求,各类医疗机构要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型医院单体发展的时代结束了。2032年中国可能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社会,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个亿,届时“63婴儿潮”一代人进入70岁,可以预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加,要从现在开始建设“医院专科/急性治疗、社区康复/非急性治疗和家庭照护/夜间看护”相结合的医护体系;三是发展长期照护事业产业和长期照护保险计划,满足高龄老人失能失智照护的刚性需求。长期照护属于带病生存的广义医护范畴,需要大力培育“家庭照护床位”以满足70%需求。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相对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摄
中新网太原8月6日电 (记者 杨杰英)8月6日,2025年晋侨晋韵·华裔青少年探寻三晋之旅在山西太原开班。来自蒙古国和德国的华裔青少年齐聚一堂,开启为期十天的文化寻根之旅。
“作为一名在德国出生的华裔青少年,我的爸爸妈妈常对我说‘无论走得多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根都在中国’。”来自德国汉华中文学校的黄浩铭说,当昨天乘坐风驰电掣的高铁,欣赏沿途各地优美风光,来到山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时,突然明白了父母这句话的含义。
黄浩铭对此次寻根之旅充满期待:期待参观山西博物院和晋祠博物馆,期待漫步平遥古城街巷,期待观赏黄河壶口瀑布,期待登鹳雀楼、拜关帝庙,期待尝老陈醋、吃刀削面。“期待通过这次寻根之旅,更深地体验山西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热爱祖(籍)国。”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带队老师袁缘在发言中说,大家相聚在山西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期待和同学们在这里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更收获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郭延斌表示,热忱欢迎海外华裔青少年踏上山西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来探寻中华文化的根源与魅力。希望探寻三晋之旅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更能让大家通过面对面交流,巩固华文学习效果,体验多元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行程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样。除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同学们还将走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与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文物对话,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亲身体验那些传承千年的技艺,体会匠人们的执着与坚守;走进热闹非凡的晋商古街,品尝地道的中华美食,欣赏精彩的民间表演,领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十天的时间,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三晋大地,亲手翻开山西这本记录历史的书籍,写下你的专属笔记。”郭延斌说。
2025年晋侨晋韵·华裔青少年探寻三晋之旅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山西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
近年来,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结合山西实际,推出“晋侨晋韵”工作品牌,打造系列宣传产品40期;协调拍摄《晋商文化》《遇见平遥》等实景课堂20余期;连续十多年选派教师赴海外华校承担教学、培训任务,承办中华文化大乐园、名师巡讲、海外华裔青少年夏(秋冬)令营、海外校董研习班、华文教师研习班等,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完)
【编辑:李岩】
下载奇巴布儿童乐园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